
墙板:从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十的发展空间
发布时间: 2005-03-24 00:00 查看: 2297次
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建筑材料工业科技教育委员会新型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余永年,这位建材行业老专家就我国建筑墙板业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
问:作为新型墙材的建筑墙板,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现在状况如何?
答:我国建筑墙板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发,直到20世纪80年代混凝土大型墙板和加气混凝土墙板曾经得到很大的发
展,这种产品在许多大中城市都得到推广应用,现在在北京还可以看到当时建成的许多大板建筑。加气混凝土板曾经是我国第一个加气混凝土厂――北京加气混凝土厂的主要产品。然而,由于墙板接缝渗水、抹灰粘接不好,以及其他一些施工应用问题未解决好,使这种墙板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就逐步退出应用市场。我国的几条石膏板生产线在80年代建成投产后直到90年代也一直由于应用问题,没有打开局面,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建筑业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随着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深入,我国建筑墙板产业的发展势头好、速度快。我国已拥有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生产规模较大的纸面石膏板厂、加气混凝土厂、纤维水泥板厂、植物纤维板厂、彩钢复合板厂和钢丝水泥夹心板厂等企业。有一大批星罗棋布的不同生产技术水平的各种条板企业,如GRC板、轻骨料混凝土板、石膏空心条板及多种复合板等,“九五”以来,我国几十种各类薄板、条板和复合板的年产量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递增,现在年产量已达2亿平方米。近5年来,我国各种建筑墙板的应用快速发展,尤其在大中城市,如北京市现在每年墙板的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平方米,在许多建筑的隔墙已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我们可喜地看到,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加大了各类墙板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各种生产线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挤出法、喷射法、立模法生产轻质条板也开始研制和推广;新的建筑体系如轻钢结构、加气砼钢结构、GRC板材结构、纤维水泥板结构、灌筑墙建筑体系等都已经和正在开发研究,必将带动墙板的新发展。
问:您认为大力发展建筑墙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
答:虽然我国建筑墙板这些年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如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墙板占墙体材料总量的40%以上,而我国仅占2%,发展空间很大。
大力发展建筑墙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1.这是建筑业特别是住宅建筑业发展的需要,是墙体材料革新的迫切要求。“十五”期间我国城乡每年将竣工约16亿~18亿平方米建筑,其中住宅建筑将竣工11亿~12亿平方米。同时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要求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40%,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竣工面积占总建筑竣工面积的50%。我们知道,1平方米的住宅建筑约需2平方米的内外墙,也就是说每年约需
22亿~24亿平方米的墙体材料,我们应从中看到发展新型墙材包括各类墙板的广阔的市场空间。
2.这是建筑工业化的需要。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要通过发展工业化建筑体系、工法和配套技术,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建筑业现代化,而发展预制构件和建筑部件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建筑墙板的推广和应用,能提高墙体工程预制化程度,提高机械施工水平,能够大大减少墙体工业的湿作业,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适应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它比传统的砌筑墙体具有诸多的优越性。
2.这是建筑结构体系发展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住宅房间有较大的空间、可灵活布置的空间、可以改变和改造的空间。一些大开间灵活隔断的建筑体系将得到更快发展,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如框架(包括框轻)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以及钢结构包括轻钢结构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体系是近年来重点提出的,要求今后5~10年,每年钢结构建筑用钢为钢总产量的
5%,即500万吨,可建造1亿多平方米建筑。而这些建筑体系最好匹配的墙体就是墙板,在结点连接、现场施工方面都能较好配套,国外建筑多数是这样的。
4.这是提高建筑使用功能和发展建筑节能的需要。我们知道,建筑的采暖能耗是非常大的,我国建筑的生产和采暖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耗的15%,我国的采暖能耗比先进国家高出几倍,所以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强制性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节能50%的标准。那么,无论是外墙外保温,还是外墙内保温,建筑墙板都是一种可取的方案,可以工厂预制做成复合板,也可现
场复合。有的轻质墙板(如加气砼板)本身的绝热性能也很好。建筑节能搞好了,不仅节约了能源,也改善了环境,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
问:要大力发展建筑墙板,您认为当前要解决哪些重点问题,发展对策是什么?
答:从墙板生产来看,我国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还较少,多数企业还是手工作业。就是为数不多的机械化条板(除加气砼)生产线,也仅是单线生产,年产不过15万~30万平方米,远未实现自动化。目前,墙板产品(尤其是手工制作产品)的质量,无论从内在性能(如强度、收缩性、耐水性、耐久性、防火性、隔声性等),还是外观质量(如外观尺寸偏差、表面平整度等),都不能满足高质量高水平建筑施工的需要。从应用技术来看,我们还缺乏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标准,缺少配套的材料和配件,缺少配套的专用机具,如安装设备和吊具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墙板发展,首先我们要大力研发规模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线,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走消化吸引创新和合作制造等多种形式,把生产设备和技术搞上去。可以借鉴砼空心砌块和空心砖生产设备研发的道路。同时,我们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向国际先进标准靠拢。要积极发展各种集保温、隔热、防水、装饰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各种外墙板。日本、瑞典的复合板、美国现场复合的墙体都很多,我们自己也有不少经验,应加强研究,积极开发。
应用问题对于墙板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像大型墙板、加气混凝土板、石膏板曾经就是因为应用中某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影响了推广发展,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如果不解决好应用问题,就很难推广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不能单单依靠建设部门去做,当前要结合建筑体系研究继续特别重视接缝开裂问题的综合研究。建材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应该先做起来,每一个产品都应有详细的应用说明。因为自家的产品自家最了解它应该如何应用,用什么配套材料在性能上最适应,可以自己先搞一个应用规程,然后和建设单位一道再去完善它,推广它。
在采访结束时,余永年主任说,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资源条件不尽相同,气候差异大,因此建筑墙板的发展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的原则,我们应该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开拓市场
问:作为新型墙材的建筑墙板,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现在状况如何?
答:我国建筑墙板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发,直到20世纪80年代混凝土大型墙板和加气混凝土墙板曾经得到很大的发
展,这种产品在许多大中城市都得到推广应用,现在在北京还可以看到当时建成的许多大板建筑。加气混凝土板曾经是我国第一个加气混凝土厂――北京加气混凝土厂的主要产品。然而,由于墙板接缝渗水、抹灰粘接不好,以及其他一些施工应用问题未解决好,使这种墙板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就逐步退出应用市场。我国的几条石膏板生产线在80年代建成投产后直到90年代也一直由于应用问题,没有打开局面,这些历史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建筑业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随着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深入,我国建筑墙板产业的发展势头好、速度快。我国已拥有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生产规模较大的纸面石膏板厂、加气混凝土厂、纤维水泥板厂、植物纤维板厂、彩钢复合板厂和钢丝水泥夹心板厂等企业。有一大批星罗棋布的不同生产技术水平的各种条板企业,如GRC板、轻骨料混凝土板、石膏空心条板及多种复合板等,“九五”以来,我国几十种各类薄板、条板和复合板的年产量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递增,现在年产量已达2亿平方米。近5年来,我国各种建筑墙板的应用快速发展,尤其在大中城市,如北京市现在每年墙板的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平方米,在许多建筑的隔墙已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我们可喜地看到,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加大了各类墙板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各种生产线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挤出法、喷射法、立模法生产轻质条板也开始研制和推广;新的建筑体系如轻钢结构、加气砼钢结构、GRC板材结构、纤维水泥板结构、灌筑墙建筑体系等都已经和正在开发研究,必将带动墙板的新发展。
问:您认为大力发展建筑墙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
答:虽然我国建筑墙板这些年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如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墙板占墙体材料总量的40%以上,而我国仅占2%,发展空间很大。
大力发展建筑墙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1.这是建筑业特别是住宅建筑业发展的需要,是墙体材料革新的迫切要求。“十五”期间我国城乡每年将竣工约16亿~18亿平方米建筑,其中住宅建筑将竣工11亿~12亿平方米。同时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要求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40%,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竣工面积占总建筑竣工面积的50%。我们知道,1平方米的住宅建筑约需2平方米的内外墙,也就是说每年约需
22亿~24亿平方米的墙体材料,我们应从中看到发展新型墙材包括各类墙板的广阔的市场空间。
2.这是建筑工业化的需要。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要通过发展工业化建筑体系、工法和配套技术,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建筑业现代化,而发展预制构件和建筑部件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建筑墙板的推广和应用,能提高墙体工程预制化程度,提高机械施工水平,能够大大减少墙体工业的湿作业,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适应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它比传统的砌筑墙体具有诸多的优越性。
2.这是建筑结构体系发展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住宅房间有较大的空间、可灵活布置的空间、可以改变和改造的空间。一些大开间灵活隔断的建筑体系将得到更快发展,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如框架(包括框轻)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以及钢结构包括轻钢结构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体系是近年来重点提出的,要求今后5~10年,每年钢结构建筑用钢为钢总产量的
5%,即500万吨,可建造1亿多平方米建筑。而这些建筑体系最好匹配的墙体就是墙板,在结点连接、现场施工方面都能较好配套,国外建筑多数是这样的。
4.这是提高建筑使用功能和发展建筑节能的需要。我们知道,建筑的采暖能耗是非常大的,我国建筑的生产和采暖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耗的15%,我国的采暖能耗比先进国家高出几倍,所以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强制性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节能50%的标准。那么,无论是外墙外保温,还是外墙内保温,建筑墙板都是一种可取的方案,可以工厂预制做成复合板,也可现
场复合。有的轻质墙板(如加气砼板)本身的绝热性能也很好。建筑节能搞好了,不仅节约了能源,也改善了环境,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
问:要大力发展建筑墙板,您认为当前要解决哪些重点问题,发展对策是什么?
答:从墙板生产来看,我国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还较少,多数企业还是手工作业。就是为数不多的机械化条板(除加气砼)生产线,也仅是单线生产,年产不过15万~30万平方米,远未实现自动化。目前,墙板产品(尤其是手工制作产品)的质量,无论从内在性能(如强度、收缩性、耐水性、耐久性、防火性、隔声性等),还是外观质量(如外观尺寸偏差、表面平整度等),都不能满足高质量高水平建筑施工的需要。从应用技术来看,我们还缺乏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标准,缺少配套的材料和配件,缺少配套的专用机具,如安装设备和吊具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墙板发展,首先我们要大力研发规模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线,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走消化吸引创新和合作制造等多种形式,把生产设备和技术搞上去。可以借鉴砼空心砌块和空心砖生产设备研发的道路。同时,我们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向国际先进标准靠拢。要积极发展各种集保温、隔热、防水、装饰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各种外墙板。日本、瑞典的复合板、美国现场复合的墙体都很多,我们自己也有不少经验,应加强研究,积极开发。
应用问题对于墙板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像大型墙板、加气混凝土板、石膏板曾经就是因为应用中某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影响了推广发展,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如果不解决好应用问题,就很难推广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不能单单依靠建设部门去做,当前要结合建筑体系研究继续特别重视接缝开裂问题的综合研究。建材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应该先做起来,每一个产品都应有详细的应用说明。因为自家的产品自家最了解它应该如何应用,用什么配套材料在性能上最适应,可以自己先搞一个应用规程,然后和建设单位一道再去完善它,推广它。
在采访结束时,余永年主任说,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资源条件不尽相同,气候差异大,因此建筑墙板的发展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的原则,我们应该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开拓市场
>> 相关内容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 亚洲旗舰环保... (点击:1298 次)
- 2025印尼国际煤炭及能源工业博览会 暨印尼国际煤炭清洁... (点击:1116 次)
- 开局即冲刺!黄金展位争夺白热化 CTEF2025上海化工装备... (点击:1009 次)
- 2025石家庄矿业展会聚焦非煤矿山发展,共绘行业新蓝图... (点击:972 次)
- 换热器巨头领衔亮相, CTEF上海化工展11月19-21日举办... (点击:1161 次)
- 2025 第二届中国(辽宁大连)国际石油和化工展览会邀 ... (点击:2631 次)
- 以“展”提“质” 赋能西南 2024成都国际石油和化工技... (点击:3907 次)
- 2025东北(长春)第十九届建筑节能、 新型墙材展及设备... (点击:6000 次)
- 2024河北矿山安全技术与装备 暨第二届煤矿先进适用智能... (点击:5686 次)
#
最新技术资讯
更多>>- 国家力推!全固废免烧胶凝技术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2025上海固废论坛重磅...
- 2025第二届中国(江西)国际绿色矿业博览会,即将盛大开幕!
- 2025第二届中国国际煤炭及矿山技术装备展览会
- 2025工业固废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及工业污泥协同处置战略合作论坛邀请函
- IE expo China 2025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 亚洲旗舰环保展,环保企业多维提升的平台沃土...
- 【技术分享】以粉煤灰、赤泥、尾矿、气化渣、煤矸石等 工业固废为基本原料制备高性能...
- 【技术分享】助力“双碳”目标,响应低能耗绿色建筑趋势,一种粉煤灰及其它固体废渣复...
- 粉煤灰“超细活化”成建筑新资源
- 关于粉煤灰循环利用的发明专利
- 循环利用粉煤灰的发明专利